Search

【讓設計與文化融入城市 成為高雄產業新動力!】
文:李雨蓁 Lí Ú-chin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讓設計與文化融入城市 成為高雄產業新動力!】
文:李雨蓁 Lí Ú-chin

今天很高興能回到高雄來錄音,和兩位主持人談了快兩小時的鳳山主題!精彩內容,我就先賣個關子~


不過其中要提到的一點,就是高雄的「#設計力」。


上週,市長補選候選人陳其邁在提出關於鳳山發展的政策中,表示要結合國家設計研究院、文策院來南部設分院,吸引文創和數位內容產業進駐,到底這兩者是什麼單位呢?


#國家設計研究院(TDRI),2020年2月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升格改制並提升預算,前身為1979年外貿協會產品設計處,負責舉辦金典設計獎、文博會、台灣設計展、新一代設展等活動,目前更在松菸設置台灣設計館等四個服務場域,稱為「松菸口」。


先前我在好過日有提到,TDRI的升格,代表代表台灣邁向「設計治國」的政策。蔡總統就提到,設計不僅是國力展現,更是台灣下一階段競爭力的重要來源,融合台灣既有世界一流的製造力,透過跨部會合作與搭建創意平台,提升既有產業的產值,成為台灣必要發展的重要國家戰略。


過去,設計是設計、工業是工業、觀光是觀光、交通是交通......,但在英、法、日、荷蘭、瑞典等先進國家,設計不只是設計,更是跨越領域,追求人本體驗的一種方式,因此,舉凡工業製品的價值提升,觀光體驗的升級,社區的凝聚力,長輩幼兒的照護方式,無不需要恰當的「設計」介入,因此,世界先進國家紛紛成立設計組織,把設計從單純的「圖像設計」,推展到複雜多元,需要許多部門合作的「社會設計」,成為國家競爭力之重要一環。


所以,以往工研院協助開發的機械設備、半導體、食品、紡織等,未來要結合設計;燈會等觀光活動,也要結合設計;鐵公路建設通車後的營運,也要結合設計;翻轉城鄉差距的地方創生,還是要結合設計,就連教育部也要把美學引入課綱,設計師進駐校園,讓台灣跳脫「Cost down 王國」,成為高價值的國度。


#文化內容策進院(TAICCA)則是2019年11月揭牌的法人組織,以支持影視、流行音樂、出版、ACG、時尚設計與文化科技應用為目標。政府預計五年投入百億預算推動台灣影視影音產業發展,另編列國發基金百億額度帶動民間投資,也將從2020年開始在華山文創園區旁推動華山2.0,進行文化產業聚落發展計畫。相當於協助台灣的文化、創作商品化,進而外銷國際的單位。若說設計院主要是「產業加值」,文策院主要就是做「文化上市」的工作。


聽起來很美好,但遺憾的是,由於台灣過去文化資本與市場集中大台北地區,因而不論是設計研究院或文策院,其基地都位在台北市內(華山與松菸)。高雄絕不是缺乏潛力,駁二、高雄電影節、青春設計節,過去在缺乏中央資源挹注下,都一一茁壯。如果資源投注繼續南北不均,高雄將再次錯過產業升級機會。


更嚴重的是,在前市長任內,高雄的城市宣傳崩壞、大型活動成為笑柄、城市品牌蒙塵。原本市政設計質感是南部地區的領頭者,卻被台南屏東超車,且差距越拉越大。而過往市府大力發展的影視、流行音樂、體感娛樂科技等新興產業,則被韓市府漠視,這對城市吸納人才能力與競爭力的損失,不是什麼省下幾千萬補助,而是幾十億都買不回來的!


因而,陳其邁候選人提出設計研究院與文策院設立「南部分院」,確實是曾任行政院副院長的他,了解中央資源與政策方向的一著解方,然而,我們也期待,這兩者不僅是設立象徵性的「南部辦公室」或附屬的「南院」,而是能針對南部文化產業與設計資源的優勢劣勢,提出完整論述與政策,並在人才培養與產業媒合上,能有以南部為核心的獨立方向,在中央與地方資源的結合下,我們也能讓城市的觀光、交通、教育、農業等不同領域均融入設計人才,打照出獨特風格。


雖然我是鳳山人,但這不僅是鳳山的區域政策,更是全市的戰略政策,也期望除陳其邁候選人外,其餘的候選人也能夠重視高雄的軟實力!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高雄好過日》協會,為 2016 年 3 月在高雄發起的青年組織,並於 2017 年 6 月 18 日正式登記成為協會。好過日成員們來自高雄各個地區、有著不同的職業及成長背景。   《高雄好過日》希望高雄「過好日」之前,必須先要「好過日」。協會以「城市想像」與「在地實踐」為兩大主軸,融入「公眾參與」、「永續發展」、「社會自由」等核心概念,用在地視角談高雄議題,從外國工業城市轉型尋找高雄可行的出路,並致力成為民間與政府的對話平台。​
《高雄好過日》協會,2016 年在高雄發起的青年組織, 2017 年 6 月 18 日正式登記為協會。 定期定額捐款:https://pse.is/EMGGJ
View all posts